新興部落 Krahu

原創條目者:官大偉老師研究室
最新編輯者:官大偉老師研究室
原住民族: 
中文

Krahu 新興

嘎拉賀

位於光華之南,把加灣山東坡,在高干溪西涉海拔一、一二0至一、一八0公尺間的山腰處。Karaho為很多、很大或謂古語稱祖先為Karaho即頭目之意。
過去,北橫公路上的萱源,有運木纜車道至此,亦可載人到達。地名含義為頭目、祖先,相傳因昔時有某頭目出獵時,妻子每來此等候,紀念其事而命名。居民來源與光華社同。清光緒卅三年(明治四十年,一九0七年)以不堪日人壓迫,聯絡桃、竹、宜三縣族人反抗,迂迴轉戰,給日人重大打擊,經三年乃息,稱嘎拉賀之役。光復後改名新興社,有整齊之梯田。新興農場,接受平地人指導,栽種水果、香菇,為最大收益。新興為本縣最南之村落,村落之後有溫泉。四部落以外,北橫公路沿途尚有三個招呼站,只有修路道班房屋,並無固定村落。萱源、四稜和西村,早年是日警設哨以監視原住民之崗位。

 

部落資料整理、部落地點踏查與數位化:王信翰
參考資料:
廖守臣,1981,泰雅族的文化:部落遷徙與拓展。台北:世界新聞專科學校。
鄭光博,2005,從祖源觀念爭議論當代「泰雅族」歷史記憶的建構。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。
移川子之藏、宮本延人、馬淵東一,1935,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。臺北: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類學研究室。

主題分類: 
資料來源: 

KML檔案下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