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雅族清泉部落-土地利用選擇

GPXcoder: 
KMLcoder: 

  民國5、6年的時候,土場、清泉這裡都開始有水田,是日本人教我們的,只有這種方法我們才能夠定居,也比較好管理,所以他就用這種的策略,但是我們以前的習慣是不會靠河吃飯的,我們是靠泉水吃飯的,你看他們在住的地方他們取的飲用的水,都是自然出來的泉水,不會用河邊的。沒有人會到河裡來提水,因為我們人都不會住在河邊,怕被水打過來,老人家都提醒不要在那邊蓋房子,所以當初那些日本人帶來的平地人要在這裡蓋房子的時候,我們祖先就跟他們警告過了,可是他們都不聽,然後石鹿的為了小孩子的就業方便也把長老會就遷到清泉來。以前是用泉水的,是狩獵的,不靠河岸的,後來因為水田的關係,所以就開始到河岸來,但是大家覺得我們原住民的自然生態就是用最源頭的,因為他飲用的水是要用竹子一根接一根,一定要比較高的地方慢慢下來的才有辦法,所以住的家裡喝的水一定是比較高的,是國民黨來以後我們才知道水管,以前都不知道要用水管,以前都是用竹子。

  以前選擇居住的地方,不會直接選擇在gawng(gawng就是小溪,如果沒有水就是uruw),山谷跟溪谷的定義是一樣的,稜線跟山頂就不一樣,稜線是rgyax山頂是b’bub’bu是丘或山丘。所以土石流的發生區我們叫崩垮地luhiy

  另外,我們不會特別去命名一個地方的山名或是溪名,雖然從名字裡面一定會有意義。但因為從日據時代以後那些人一直想的就是我們明天要吃什麼,所以已經不在乎這些東西,可是那時候我們所謂的在地知識,不管是環境知識或是所有的東西,都認為那是常識不是知識,那只是大家都會都知道的,所以就不會一直傳,外面的其他新文化進來之後,我們反而去學那些不知道的,認為說我們接受他們的,連老人家跟小孩子溝通的時候也勉強用國語跟他溝通,認為他們接收新的東西是一種進步,但是不知不覺中自己的文化就沒落消失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