群眾編輯條目

本平台為開放平台,所列知識條目由群眾共同編輯,文責由編輯者自負,不代表本平台立場,且本平台建置維護團隊及經費贊助單位無法確認條目正確性,使用者宜謹慎求證後小心使用。

原住民族: 卑南族
語言: 中文
亦稱「戰祭」,為早期獵敵首後之祭儀。每年12月29日至翌年1月1日舉辦,其目的在建立長幼有序、敬老尊賢的部落倫理,學習與自然相融共存的狩獵技能。...
原住民族: 卑南族
語言: 中文
為卡地布最盛大的祭典,每年7月11日至7月17日辦理,除依傳統進行青年體能訓練、晉級儀式及歡樂歌舞外,並同時舉辦生活文化產業有關活動。小米收割後,...
原住民族: 卑南族
語言: 中文
少年猴祭是歲時祭儀之首,猴祭辦理後,其他祭儀才得以展開。每年12月的第三個週休二日舉行,其目的在訓練少年膽識與刻苦耐勞的精神,並實踐團結合作的美德。...
原住民族: 卑南族
語言: 中文
大獵祭是大狩獵祭的簡稱,是緊接在猴祭之後進行。在以前,由猴祭到大獵祭一連串祭典節慶活動,前後約需二十天。 在狩獵出發前,少年會所最高一級的男孩,...
原住民族: 卑南族
語言: 中文
傳統的收穫祭的活動已無法得知原貌,而下賓朗部落的族人們為了傳承部落文化,依舊在每年的七月份中選一天來舉行收穫節活動,至於確切的時間與活動的內容,...
原住民族: 卑南族
語言: 中文
海祭的由來有一傳說,而海祭則有飲水思源及祈求來年有大豐收的意涵… 據說卑南族部落原先並沒有小米這種農作物,是卑南族祖先馬拉少(Temalasaw)...

頁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