凱旋祭(戰祭)
屬於全部落性的祭典,二大社(達邦、特富野)個別舉行,時間大約在二月或八月。主要是祭拜天神和戰神,在會所及其廣場前舉行。 「Mayasvi」翻譯為「戰祭」或「瑪亞士比」,是延續鄒族精神最重要的一項祭典,其時間、方式和意義完全不同於七、八月時小米收成後所舉行的收成祭。在以前,戰祭舉行的時間並不固定,通常在勇士征戰榮歸,或者是男子集會所(kuba)需重建或修建的情況下,由部落長老商議後才決定是否舉辦。但現在則演變為每年二月十五日舉行的固定祭典,並由達邦和特富野社輪流擔任祭典儀式。這個盛大的祭典中包含了kuba的修繕、迎神祭、戰祭(凱旋祭、部落團結祭)、男嬰初登會所、男子成年禮、送神祭以及路祭等各項儀式。在祭儀活動的前幾天,大家都興高采烈的準備祭典事宜。族人們須先整理男子集會所,因為那是戰祭儀式活動的中心。男子會先爬上部落中kuba的屋頂,更換上面的茅草,並整理神花。此外,男子要到通往獵區的路徑鋤草,表示出獵的順利;而婦女則協助釀酒、做糯米糕等祭典所需的祭品。 戰祭當天一早,各氏族派出勇士先上山採木檞蘭,帶著蘭花的勇士從山上衝至祭典廣場,攜著蘭花躍入會所後,與祭者在帽上或腰上插上蘭花,引會所聖火至廣場中央火塘,以示生命源源不絕。於是,迎神祭(Ehoi)正式展開。 這時,與祭男性族人用番刀刺向代表敵人的乳豬,以豬的血和肉來侍奉戰神,並呼喚五次,向戰神報告祭典已準備完成了。接著,用番刀沾血,在神樹赤榕上擦拭,表示饋食戰神,並在樹前高聲吼叫,讓天神聞聲而來。然後,勇士們便爬到赤榕上,砍除樹枝,以除去天梯上的障礙,讓戰神順利降臨。戰神是男子集會所和出征隊伍的守護神,平時是居住在會所內,可以來往天上與人間,傳達消息。出征時,須靠戰神指引,因為勝敗都取決於祂,若戰神沒有隨行,則無法得勝。 迎神後,唱迎神曲,迎接戰神登上男子集會所。之後,舉行團結祭,祈求戰神賜予征戰力量,各氏族能團結一致共同禦敵。這時,滿週歲的男童,由他的舅舅抱至集會所,告訴神明族內又多了一名男丁,並請部落長老為男童祝福,祈禱他能平安長大。接著,由眾勇士唸誦凱旋誦文,然後舉行送神祭以恭迎戰神升天,最後往村外展開路祭、家祭及成年禮等儀式。這些程序和儀式,都饒富祖先的智慧和文化遺產,可供族人學習。 下午三、四點左右,開始聯歡舞會,由長老帶領,高聲唱著鄒族平行五度和聲的祭典歌曲,踩著四節拍節奏的舞步,通宵達旦三天三夜。星空、庫巴、赤榕、勇士…交織成了鄒族戰祭。 祭典的第二天、第三天午夜前,再由頭目帶領勇士唱迎神曲和送神曲,並將廣場前的火堆熄滅,整個祭典才告結束。
文字敘述引用自原住民族委員會全球資訊網
http://www.apc.gov.tw/portal/docList.html?CID=F07B48DFDA79CF95&type=1EE2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