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ga 煤源

原創條目者:官大偉老師研究室
最新編輯者:官大偉老師研究室
原住民族: 
中文

勤勞的揹夫者之地

煤源(泰雅爾族人稱為baga勤勞的揹夫者之地),日據時代侵入泰雅爾族人部落,從馬里光祭團,有的從司馬庫斯遷移到此地paga,並砍伐北得拉曼山內之檜木,發展煤礦,到國民政府時大量採礦工人移往,進蓋工人女子之小學校、派出所。設有台車路線,洗煤區,因而游羅溪長年形成黑溪。現今只留一棟派出所。設一棟長老教會教堂,為該部落之生活中心。

煤源泰雅爾族人稱為baga意為勤勞的揹夫者之地。民國50年代設一棟長老教會為部落之宗教、文化之生活中心。50年代錢該部落開採煤礦並且離部落2里處八五山部落設有煤礦國小,50年代後,部落改建鋼筋水泥,活動之傳統領域為李棟山下與北得拉曼山,種植杉木、竹子、甜柿、蔬菜,開墾一條通往那羅織產業道路。該部落道路方便,推動部落永續發展組織中,正在推展調查區域發展土地資源建立部落共同發展之機制。

 

部落資料整理、部落地點踏查與數位化:王信翰

參考資料:
廖守臣,1981,泰雅族的文化:部落遷徙與拓展。台北:世界新聞專科學校。

鄭光博,2005,從祖源觀念爭議論當代「泰雅族」歷史記憶的建構。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。
移川子之藏、宮本延人、馬淵東一,1935,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。臺北: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類學研究室。

主題分類: 
資料來源: 

KML檔案下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