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美部落 Saviki

原創條目者:田駿禹
最新編輯者:田駿禹
原住民族: 
中文

傳說中,鄒族的天神哈莫(Hamo),亦作人形,眼睛巨大,衣熊皮或紅袍,袍長至踵。天神降落玉山,搖落楓葉,創造鄒人祖先,逐漸繁衍形成各氏族與部落。後來,洪水為禍,大地成海,人們匆匆逃到玉山。洪水退了,天神用雙足在林間踩出腳印,族人隨之定居,而達邦部落就是天神哈莫的第二個腳印落腳處,又分出里佳、山美、新美、茶山、樂野與來吉等小社。吳鳳事件發生地。在鄒人觀念中,新美、山美、茶山是達邦大社的部落範疇中的「南三村」。 

山美舊社設立年代約距今二百年前。原部落有六社,屬達邦大社,過去曾是鄒族人聚落的大本營。相傳鄒族以杜氏(tosku)家族為大社,「Savik」之名就為杜家的長者夢見神賜予山美的名字,當時的人數約有三、四千人。後來因漢人入侵,以及瘟疫肆虐,族人開始逃離分散各地,一度遷往達邦和特富野等社。約在日治時期1929年,部分的族人才陸續重新遷回來居住。傳說中,曾經傷害鄒族人自尊的「吳鳳神話」便是發生在山美。 

山美位於阿里山鄉西南方,屬曾文溪水庫集水區的範圍,東連里佳村,西為番路鄉,北接樂野村,南接新美村,境內有曾文溪及達娜伊谷擻匯流,村內大部分為山坡地。目前居民多來自里佳村及達邦村,120戶,700餘人。對外交通由山美至瀨頭接阿里山公路,海拔在500~1,200公尺間,境內有「達娜伊谷自然生態保育公園」,以保育鯝魚(俗稱苦花)聞名,故又有「鯝魚保育區」之稱。近年以達娜伊谷河川生態保育結合原住民社區發展與觀光活動,聞名全臺。

「達娜伊谷自然生態保育公園」也是全國有名的自然生態園區,2001年山美得到全國模範社區「總統玉山獎」、「邁向國際-WHO安全社區」,是亞洲第一個通過認證的社區之殊榮。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不但創造了部落的就業機會,年輕的人口回流也重新活化了部落的人文環境。

 

文字敘述引用自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
http://www.tipp.org.tw/tribe_detail3.asp?City_No=14&TA_No=11&T_ID=20

資料來源: